专家专栏

  • 甲烷直接转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苏永庆;王萍;任年军;蔡英;

    介绍了甲烷直接转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近年来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甲醛,氧化偶联制乙烯,甲烷的芳构化,甲烷无氧同系化的研究进展。对新型纳米结构催化剂,微波辅助下的催化转化,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反应系统研究甲烷直接转化的新领域作了介绍。

    2009年04期 v.36;No.16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0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 ]

探索应用

  • H2SO4介质中KI在冷轧钢表面的吸附及缓蚀作用

    邓书端;李向红;付惠;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在1.0~6.0 mol/LH2SO4介质中,20~60℃时K I在冷轧钢表面上的吸附及缓蚀作用。结果表明,K I在H2SO4中具有非常好的缓蚀作用,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最大缓蚀率超过98%;K I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 ir吸附模型。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公式分别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吸附自由能ΔG0,吸附热ΔH0,吸附熵ΔS0)和动力学参数(腐蚀速度常数k,腐蚀动力学参数B),并根据这些参数详细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

    2009年04期 v.36;No.16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废弃食用油脂运用活性凹凸棒土脱色的试验研究

    李仕一;包桂蓉;

    因为废弃食用油脂直接采用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外观品质很差,所以本文选用活性凹凸棒土对废弃食用油脂进行预处理脱色研究,对影响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活性凹凸棒土对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活性凹凸棒土质量分数15%,初始脱色温度60℃,终止脱色温度110℃,脱色时间20m in,凹凸棒土投放次数为1次,搅拌速度350 r/m in。

    2009年04期 v.36;No.169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一种新型颗粒钾肥造粒粘结剂的配料试验

    谷守玉;郭红;张文辉;

    对河南某公司开发的复合肥造粒粘结剂,应用于颗粒钾肥的造粒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粘结剂使用前需要进行稀释配制,适合的粘结剂用量为每吨肥料用0.3~1.5 kg,最佳稀释倍数为100倍。该粘结剂用于国产钾肥、进口钾肥生产50%颗粒钾肥工业实施操作可行,所生产的颗粒钾肥强度能够达到国家关于复混肥料的要求指标。运用该粘结剂能够提高造粒产率、减少灰尘产生。

    2009年04期 v.36;No.16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高温固相法制备无水磷酸锌新工艺

    任思宇;赵海燕;曾波;李海昆;

    采用固相反应法,以氧化锌和工业磷酸为原料,制备无水磷酸锌产品,研究了ZnO与P2O5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化学组成结构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验证了产品的物相结构。探索并初步确定了在技术上可行的工艺路线。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得到无水磷酸锌,产品质量指标符合参照标准。

    2009年04期 v.36;No.16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科学研究

  •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优化生姜黄酮的提取工艺

    杨郭;颜杰;杨虎;乔康泉;杨强强;

    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目标,应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查原料质量与乙醇体积分数的比值,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对生姜中总黄酮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三元二次方程优化生姜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质量与乙醇体积的比值为1∶40,乙醇体积分数为0.77,提取温度为67℃。同时,建立的方程能较好的预测和优化生姜中总黄酮的得率。

    2009年04期 v.36;No.16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一锅煮”反应合成吡唑啉酮衍生物的研究

    顾敏;周佐中;陈林;

    研究以吡唑啉酮,糠醛,氨气为初始原料通过一步反应合成1-苯基-3-甲基-4-(1-氨基-2-呋喃基)甲基-5-吡唑啉酮的新方法。其结构经1HNMR,13CNMR确证。

    2009年04期 v.36;No.169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微波催化合成N-乙酰吗啉

    乔永锋;彭永芳;

    以醋酸为乙酰化试剂,在微波辅助作用下合成N-乙酰吗啉。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微波功率等因素对N-乙酰吗啉合成的影响,吗啉和乙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05,反应体系的温度为115℃,带水剂用量为12 mL,微波功率为900 W,加热10 m in,N-乙酰吗啉收率达86.6%。

    2009年04期 v.36;No.16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乙烯利萃取溶剂筛选实验研究

    刘俊红;黄勇;蒋代勤;

    对比了DEC(碳酸二乙酯),DEK(二乙基甲酮),M IBK(甲基异丁基酮)3种萃取溶剂对酸解法生产乙烯利收率的影响,发现DEC萃取效果最佳。同时讨论了萃取工艺,乙烯利原药/水/DEC的配比,萃取次数对乙烯利收率的影响。结果证明,将原药先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再用DEC萃取5次,用量比为原药∶水∶DEC为1∶2.5∶5时,乙烯利纯度、收率较高。该萃取剂无毒、环保,解决了酸解法乙烯利中由于杂质含量过高导致产品乙烯利容易结晶,有效含量较低,对农作物毒性大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2009年04期 v.36;No.169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设备技改

  • 液体水玻璃反应釜的设计及耐磨处理

    张峻;浦恩季;

    分析液体水玻璃生产过程中关键设备——反应釜受严重冲刷磨损而损坏的原因,探讨反应釜设计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耐磨处理结构设计。提出有关安全使用、检验、维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2009年04期 v.36;No.169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分析测试

  • 多孔电聚合膜和纳米金修饰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铜

    陶菡;杨柳;高晓华;韩莉;

    使用电聚合2-巯基苯并咪唑膜(PMB I)和纳米金共同修饰玻碳电极。实验发现,多孔PMB I膜可阻止电极表面被共存的污染物污染。方法校正曲线的斜率为0.0464±0.0027μA.L/μg,检测限为0.39μg/L。将该电极用于废水中Cu2+的测定,其结果与原子吸收测定结果接近。

    2009年04期 v.36;No.169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细穗兔儿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罗艺萍;赵兴堂;羊晓东;赵静峰;李良;

    细穗兔儿风Ainsliaea spicata干燥全草的95%工业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萃取,浓缩后上硅胶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为60∶1洗脱,即得到其挥发油成分。用GC-MS联机手段进行分析,鉴定了15个化合物,并采用线性归一方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

    2009年04期 v.36;No.169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

    鲁冬梅;严春荣;普伟民;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国家标准比色法分别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及其它高级醇类的的含量,通过两种测定结果比较,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小于比色法,用气相色谱法还同时可测定白酒中的正丙醇、仲丁醇、正丁醇、异戊醇、异丁醇及乙酸乙酯的含量。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虽然是一种新方法,但测定结果准确、快速,因此,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应是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及各种高级醇类的首选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检测中。

    2009年04期 v.36;No.16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天麻中的锑、锡

    黄锋;曾义虎;

    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天麻中锑、锡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溶解天麻,利用原子荧光法在在优化条件下测定其中锑、锡的含量。结果表明,测定天麻中锑的重复性RSD=3.62%,回收率为105.9%;锡的重复性RSD=2.02%,回收率为98.4%。本测定方法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简便、准确、快速、线性范围宽等特点,能够达到测定天麻中微量锑、锡的要求。

    2009年04期 v.36;No.16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己二酸二甲酯样品中硫含量的测定

    王巍;

    介绍了使用微库仑仪测己二酸二甲酯中硫含量的方法。汽化端温度设置为600℃,燃烧端温度设置为800℃,偏压150 mV,增益200,采样电阻2 kΩ,10 ng/μL的硫标准溶液,进样体积8.0μL,5次测得平均转化率为102%,测得己二酸二甲酯样品中的硫含量平均值为8.70 ng/μL,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4%。

    2009年04期 v.36;No.169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磷矿石中的活性二氧化硅

    李张胜;赵丽萍;

    介绍用硫磷混合酸分解样品,采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磷矿石的活性二氧化硅,方法简单快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SD<0.03;CV<3.0,加标回收率在96.4%~104.8%,适合磷矿石中活性二氧化硅的测定。

    2009年04期 v.36;No.169 57-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容量法测定腐植酸复肥中腐植酸含量

    全自礼;陈锐;

    现行标准GB11957-1989对腐植酸复肥中腐植酸测定方法操作步骤繁,手续多,耗时长。本文以容量法测定腐植酸复肥中腐植酸。总体方差0.087%,实验方法与标准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方法操作手续简便,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满意。

    2009年04期 v.36;No.16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黄磷尾气热水锅炉腐蚀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吴飞;郜华萍;龙晋明;

    分析了黄磷尾气燃气热水锅炉腐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云南某黄磷厂试验锅炉的腐蚀损坏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延长使用寿命,保障锅炉的经济和安全运行。

    2009年04期 v.36;No.169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烟用添加剂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王海利;孟昭宇;陆舍铭;任卓英;樊瑛;刘春波;

    烟用添加剂,尤其是香精香料的添加对卷烟的吃味起着重要作用,卷烟中使用添加剂会影响一些与吸烟相关疾病的烟气成分,由此卷烟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关注,香精香料对卷烟的安全性研究越来越多。从化学和生物两方面,主要针对香精香料的添加对烟气中霍夫曼分析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9年04期 v.36;No.16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环保节能

  • 高含油有机化工废水生化处理工艺探析

    周爱民;

    高含油有机化工废水中含有油及悬浮物,成分为:CODcr,1800 mg/L;挥发酚,10~15 mg/L;油,1000~1200 mg/L;硫化物,20~30 mg/L;氨氮,100 mg/L;悬浮物,100~200 mg/L;氰化物,0.3~0.5 mg/L;BOD5/COD≥0.30。其处理方法是工业废水中的难点之一,介绍了含有油及悬浮物的高含油有机化工废水的除油处理,生化处理,污泥处理等处理方法,从处理后的水样分析数据看,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2009年04期 v.36;No.16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甲醇制丙烯工艺中液烃吸附剂再生过程探析

    夏春江;

    与乙烯工艺技术类似,鲁奇公司的甲醇制丙烯(MTP)工艺过程中为控制后续分离单元中设备和管道中的水含量,防止管道冻堵,对于压缩后的物料采用干燥剂进行干燥以除去其中的水分。从工艺过程出发,介绍了甲醇制丙烯工艺技术中所采用的液烃干燥剂的再生操作过程。

    2009年04期 v.36;No.169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综述专论

  • 新型膦菲类阻燃剂中间体DOPO合成研究进展

    闫俊;张晓利;陈皓;刘卫涛;张辉辉;

    对新型膦杂菲类阻燃剂中间体9,10-二氢-9-氧杂-10-膦杂菲-10氧化物(DOPO)的主要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DOPO的合成机理以及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合成方法,并对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2009年04期 v.36;No.169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